目录
物理教学新思想 新视角
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在中学物理课程中的实践探索——以“核能供暖,可行吗”议题为例邹韩仕;2-6+11
基于建构主义的科技与人文融合性公共课教学设计朱暑波;全萌凯;王红晨;李晶晶;邴丽娜;谢琼涛;沈振江;7-11
广义知识学习阶段论视角下的高中物理教材评析——以粤教版必修一“弹力”主题为例庄苏维;许桂清;12-15
大学物理教学
大学物理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万若楠;孙小广;16-19+24
大学物理成绩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李海艳;刘玉颖;20-24
基于雨课堂的大学物理线上辅助教学探索与实践刘素美;张立红;张伟伟;刘冰;25-28
基于雏形教具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探讨与应用研究韦宁燕;29-32
基于联系熵的工科专业课成绩分析及评价——以“光电信息物理基础”为例朱月红;郑一博;朱占龙;唐雪雷;潘媛媛;王远;杨清莲;33-36
基于问题引导与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德布罗意波”为例喻莉;刘洋;何艳;邓磊;李泽疆;罗志娟;37-39+44
旋转水桶与等势面卢荣德;朱栋培;刘斌;40-44
中学物理教学
回归学科本源 体悟科学探究——“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课后反思唐洋;45-48
诱导提出高质量问题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以“力的分解”教学为例任虎虎;49-52
注重习题深度设计 提高中考复习效率——以密度、压强、浮力综合应用复习为例李建;张露;李鸿;53-56
对一道共振习题引发问题的探讨杨钧捷;57-58
高考物理试题情境与新教材习题情境的关联性分析及启示——以2021年高考广东省物理试题和新教材习题为例邱佳乐;杨奥龙;许桂清;张军朋;58-62
基于“圆周运动”模型建构的高中物理深度学习毛宁;吴峰;惠治鑫;冯国林;63-67+73
物理教学与课程思政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探索罗艳伟;王俊涛;68-73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探索——以流体力学为例赵文丽;曹学成;孙丰伟;厉桂华;丛晓燕;高峰;74-76
融入思政元素的迈克尔孙干涉实验教学设计陈佳敏;熊永红;77-80+85
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探讨刘高福;楚亚萍;巫若兰;81-85
大学物理教学中课程思政素材的挖掘与融入熊红彦;李海宝;王丰;陈建涛;宋艳霞;86-89
混合式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大学物理教学设计——以“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为例周龙;王锐;高艳;葛桂贤;孙茂珠;90-94
竞赛与物理专题研修
基于三力汇交原理分析均质杆的平衡问题慎晨乐;沈卫;95-97
回归电路分析 杜绝死记二级结论——赏析2021年上海市高三物理竞赛一道电路试题涂泓;98-101+104
解题思路与技巧
“一二三四”法破解追及相遇问题安然;何娟;102-104
物理实验教学
热透镜效应探究与氯化钠溶液浓度的测量谢嘉泳;105-107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和创新教育探索——以光敏传感器实验为例黄文奇;于岩;108-112
空气的浮力与不连续性对密立根油滴实验测量值影响的定量分析刘宇飞;刘小良;112-115
利用数字示波器测量空气中的超声速彭智伟;梁鸿东;张姗;陈滢;沈毅强;116-119+125
Python用于音叉接触纸张的泛音现象研究张润生;杨诗淇;程敏熙;李德安;邓浩仪;120-125
基于表现量规促进实验教学衔接——以实验数据处理为例吴双双;金伟;126-129
教育技术应用
利用智能手机外设传感器可视化测量导热系数张宇庭;丁益民;曹诗琴;徐钱欣;刘志强;130-133+139
考试与评价研究
一道高考题和竞赛试题的融合与碰撞——以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第24题为例崔福来;林婷;134-136
深度研究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考物理第14题彭丽;黄绍书;137-139
知识介绍与研究综述
翻转课堂在国内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综述杨诗淇;李德安;张润生;140-143
国内物理课程视角下科学思维研究现状、热点及启示——基于CNKI中文文献的可视化分析邓浩仪;张军朋;144-149+161
教材与书评
中外大学物理优秀教材内容比较研究张琦玮;马天魁;赵阳;150-155
八年级物理4版本教材课后作业编写对比分析及教学启示石荣海;156-161
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
1